• 研究生培养

    学科教学(英语)

    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>> 研究生培养>> 导师风采

    支永碧

    日期:2021年09月08日 14:37 浏览:


    9D6057E27FDA6D4982B14DF4CCF_67BA6EFB_B59E

    一、个人简介

    支永碧,博士、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。苏州科技大学国外智库涉华舆情分析研究中心主任、苏州科技大学城市发展智库副院长、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、江苏省外国语言学研究会理事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通讯鉴定专家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通讯评审专家、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会议评审专家、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奖会议评审专家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“基于语料库的美国智库涉华政治话语的批评性分析”(17BYY085)。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“基于语料库的美国媒体中国形象建构研究”(14YJA740061)、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“美国对华政策语料库建设及其批评性研究”(16YYA002)。完成或参与其它省部级、市厅级项目10余项。2010年获得南京师范大学朱敬文奖学金,2012年南京师范大学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。2014《基于语料库的政治话语语用预设研究》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。2003年至今在《国外外语教学》、《外语与外语教学》、《外语学刊》、《外国语文》、《四川外语学院学报》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,出版专著4部、教材两本。

    研究方向:语料库语言学、话语分析、外语教学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

    联系方式:zyb0527@sina.com

    二、主要授课

    篇章语言学、英语语言学、(学术)英语写作、汉英/英汉笔译

    三、主要论著/论文

    [1]支永碧&王永祥(2020).外语教学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.南京大学出版社.

    [2]支冉、王永祥&支永碧(2019).基于语料库的西方媒体中国教育形象建构研究.吉林大学出版社.

    [2]唐伟&支永碧.(2018).美国智库关于中国改革与创新的话语建构研究.东北师大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(02),127-133.

    [3]王梦晓&支永碧.(2017).基于语料库的美国智库涉华话语的隐喻建构研究.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(10),149-156.

    [4]张宁,支永碧&张顺生.(2017).汉译英中连词显化研究——基于四个自建汉英平行语料库.当代外语研究(02),69-76.

    [5]支永碧,王永祥&李梦洁.(2016).基于语料库的美国对华经济政策话语批评性研究.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(04),83-95.

    [6]支永碧,张慧敏&支冉.(2015).基于语料库的《年度中国军力报告》语义韵分析.苏州科技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(06),82-89.

    [7]支永碧&徐晓晴.(2015).基于语料库的词语搭配行为与语义韵研究:动向、视角与方法.河南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(02),159-162.

    [8]支永碧.(2013).政治话语名词化语用预设的批评性分析.社会科学家(09),141-147.

    [9]支永碧.(2012).对话的本质、意义及其教学启示.湖北函授大学学报(11),80-81.

    [10]支永碧.(2011).政治话语虚假语用预设的批评性分析.社会科学家(09),154-158.

    [11]支永碧.(2010).行动研究中建构“学问”教学模式——外语课堂反思与重构的新途径.外语学刊(04),99-102.

    [12]支永碧.(2010).隐含表达的认知语用阐释.外国语文(03),57-63.

    [13]支永碧.(2009).PBL在中国外语教育中的应用——意义、困境与出路.外语与外语教学(07),33-37.

    [14]支永碧.(2008).从“行动研究”到“行动教育”——英语教师教育和课堂改革的范式创新.外语与外语教学(09),28-33.

    [15]支永碧&辛斌.(2008).主述位信息结构理论——前沿与进展.合肥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(03),79-85.

    [16]支永碧.(2007).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新动态.外语与外语教学(03),27-32.

    [17]支永碧&吴延平.(2007).现代几种主要的语言观及其对外语教育的启示.国外外语教学(01),20-26.

    [18]支永碧.(2006).主位与主题——界定与分歧.吉林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(06),73-79.

    [19]支永碧&吴延平.(2006).“拐弯抹角”与“言语得体”.四川外语学院学报(01),86-90.

    [20]支永碧.(2005).一组相关系数引发的思考.吉林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(06),37-40.

    [21]支永碧,吴延平.(2005).非智力因素对理工科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——实证调查与分析研究.华北电力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(03),124-127+131.

    [22]吴延平,支永碧.(2004).英语测试误区研究.合肥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(06),125-129.

    [23]潘敏,支永碧.(2004).Krashen的输入理论与外语教学.安徽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(02),83-84.

    [24]支永碧.(2004).论公共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输入.交通高教研究(01),58-60.

    [25]支永碧,朱建新.(2003).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研究.合肥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(06),136-140.

    [26]支永碧.(2003).认知语言学:语言研究的新视角.安徽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(06),96-97.

    [27]支永碧,潘其军.(2003).试论英语教学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.淮海工学院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(04),69-70+111.

    [28]支永碧.(2003).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调查及其启示.安徽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(04),105-107+109.

    [29]潘其军,支永碧.(2003).试论口语测试的策略.淮阴工学院学报(02),50-52.

    [30]支永碧,王加贵.(2003).中西外语教学模式对比研究及其教学启示.淮阴工学院学报(02),53-55.

    [31]支永碧,吴延平.(2003).严重失衡的语言教学与言语教学.新疆教育学院学报(01),98-103.

    [32]支永碧、王永祥(2009).英语语言学概论自学指导.苏州: 苏州大学出版社。

    [33]王永祥、支永碧(2007).英语语言学概论.南京: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。

    [34]支永碧(2010).基于语料库的政治话语语用预设研究.苏州: 苏州大学出版社。

    四、主持或参与课题

    [1] 2017-2021.国家社科基金项目“基于语料库的美国智库涉华政治话语的批评性分析”(17BYY085)(主持)。

    [2] 2016-2020.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“美国对华政策语料库建设及其批评性研究”(16YYA002)(主持)。

    [3] 2014-2019.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“基于语料库的美国媒体中国形象建构研究”(14YJA740061)(主持)

    [4] 2013-2015.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“基于语料库的汉英政治话语语义韵对比研究’(13SJB74004)(主持)。

    [5] 2013-2015.苏州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“基于语料库的汉英政治话语语用预设对比研究”(SKR201305)(主持)。

    [6] 2013-2015.苏州科技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“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改革与研究”(2013JGZ-12)(主持)。

    [6] 2018-2021.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“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执政话语变迁与创新研究”(参与,2/5)。

    [7] 2018-2021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“基于语料库的欧洲智库中国形象建构研究”(参与,3/5)。

    [8] 2016-2019.江苏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“基于语料库的英国新闻话语研究”(参与,3/5)。

    [9] 2009-2012.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“基于主体间性的对话性外语课堂教学话语模式研究”(参与,3/5)。

    [10] 2008-2010.淮阴工学院高教课题《非智力因素对理工科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实证调查与分析研究》(主持)。

    [11] 2008-2010.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2008大学生研究基金资助项目“行动研究与外语教师教育和课堂创新”(SFLC08028)(主持)。

    [12] 2009-2012.江苏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“政治话语话语语用预设的批评性研究”(SJB740035)(主持)。

    五、奖励及荣誉称号

    [1]2020年度第六届“LSCAT”杯江苏省笔译大赛(汉译英),指导一等奖。

    [2]2020年度第第六届“LSCAT”杯江苏省笔译大赛(汉译英),指导二等奖。

    [3]2020年度第第六届“LSCAT”杯江苏省笔译大赛(英译汉),指导二等奖。

    [4]2020年度第六届“LSCAT”杯江苏省笔译大赛(汉译英),指导优胜奖。

    [5]2020,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校级初赛,指导二等奖。

    [6]2020年度江苏省研究生论坛优秀论文指导一等奖。

    [7]2017年苏州科技大学交行奖教金获得者。

    [8]2014获得江苏省第11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。

    [9]2012年南京师范大学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。

    [10]2010年获得南京师范大学朱敬文奖学金。

    [11]2003年获淮阴工学院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。

    [12]2003年淮安市“十百千工程”人才培养对象。

    地址: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学府路99号  邮编:215009
    Copyright ©2023 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